2020高分剧情《又见奈良》HD4K/1080P.中字


更新时间:2021-05-04 类别: 剧情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
又见奈良的海报 又见奈良

又见奈良

导演: 鹏飞
编剧: 鹏飞
主演: 吴彦姝 / 英泽 / 国村隼 / 永濑正敏 / 鹏飞 / 张巍 / 秋山真太郎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2021-03-19(中国大陆) / 2020-07-31(上海电影节)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再会の奈良 / Tracing Her Shadow / Seeing Nara Again
IMDb链接: tt11322786
电影讲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异国无血缘母女情。年近八十的老奶奶陈慧明(吴彦姝 饰)孤身奔赴奈良,寻找失去联系的养女陈丽华。在遗孤二代小泽(英泽 饰)和退休警察一雄(國村隼 饰)的帮助下,找到了许多接触过、帮助过丽华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陈慧明如同亲历丽华到达日本之后的人生,她与小泽、一雄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段旅程中更加贴近了。

网盘有体积小些的1080P资源……
Methy 2020-11-01

真就拍了一电视剧啊,看把人老头老太太累的。残留孤儿就一命题作文,没有几个真残留孤儿的出演是不是就完球了?人物走走过场,故事强行讲讲完,中间拼点日本文化风俗(最后那个祭祀戏凭啥碰瓷沙罗双树啊)。做题的思路来拍所谓的跨国合作就是这样,你把奈良换个村儿也行吧。

木卫二 2020-12-06

试图把玩奈良日影味,又有挥之不去的作文感。结尾有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结束了的原地梗塞,就拿阿姨和邓丽君的东东来敲打鼓。对诸多日侨遗孤人物的年龄设置,尤其造成观影障碍和出戏,毕竟即便以2005年未计——二战结束那也是60年前的事情了。在提醒观众不要忘记一段历史的时候,创作者似乎比任何人都希望:那不过是个提词背景板。

脱落的树皮 2021-03-20

海蟹入湖,努力适应生活,却终归是杀生。

久池 2020-07-31

英泽的台词很不对劲,很多台词动作甚至那场哭戏都不合时宜,甚至僵化。奶奶的部分很好。 有两位名导演加持,电影也很一般,像真情栏目组的海外实景录制节目。 唯一触及到的现实问题是遗孤一代的生活处境和遭遇,但描写草草,讲述平平。 噢影片也提及了一下另一个母题,爱,大叔对女儿的爱过渡到对英泽的角色,也是伸出援手的原因,奶奶的寻亲之路也是爱的延续。

剃刀头 2020-07-23

正常发挥,如果不是疫情,可以去更好一点电影节

影志 2020-07-31

目前今年华语个人Top3,战后遗孤的开头动画便已飙泪。电影前半部分每3分钟就有一个轻松亮点,被海关没收的酱牛肉、鬼鬼祟祟抢镜的鹿、适应湖里生活的海螃蟹、一紧张就说俄语的奶奶、鹏飞出镜的学牛叫卖肉员、装了锅的就是从中国来的…信手拈来的小幽默,在如此沉重的题材里熠熠生辉。最喜欢两个异国老人互看照片的片段,无声胜有声。全都白照了的照片,白费工夫的奈良之行,再见亦宽慰。当片尾熟悉的旋律响起,好怕是那首时,结果泪腺彻底决堤…寻找,所有遗失的爱。

翻滚吧!蛋堡 2020-07-31

非常喜欢!数代遗孤的身份错乱,语言的隔阂,又在钟声、照片、手势间建构出新的平衡,寻亲的情绪被淡淡藏匿于奈良的自然和人文背后。前作中幽默灵气的小细节都得以延续,结尾祭祀的戏甚至有些《沙罗双树》的味道了。

寒枝雀静 2020-07-31

B+/ 并不预先焦急地为人的共处下定论,也不急于抵达某种结果,而是极为自觉地将交流当作并无僵固目的的过程。因此语言隔阂反而成为一种媒介的裂口,成为可不断迂回的玄妙共感。人的肢体,人可触、可写、可使之发声的物,皆将我们联结。而当交流突然加速,媒介失去传导的感知延宕,故事才倏忽间走向终结。寻找的日本遗孤同样是一个类似的中介物形象。她的信件构成了三个人物的强烈共振时刻,而她的身份困境则构成了国族边界意识形态之无限残余的标记。或许,急于交流只是一种唯我的幻像,而真正的交流本身只在不急于交流时才能达成,这就是本片最高明的落点与方法论。 二刷略降→B/ 前1/3有点耽于差异的堆积,缺少强度上的区分;最后的仪式剪得太松弛,没有足够锐利的语气扭转来铺垫结尾的情绪提炼。整体还是不错的。永濑正敏一段依然全片最佳。

大奇特(Grinch) 2021-03-14

从《地下香》《米花之味》到这部,一路看到鹏飞导演的成长。本片以奈良为城市背景,剧作尚有僵硬之处,幸而导演有着极好的语感,用小而美、内敛、幽默和留白不断消解原本沉重的话题,闭口不谈战争。海蟹在湖里的结局跟“丽华”一样,只能祝愿,但结局可想而知。相机装载的不是胶卷,承载的是记忆。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孤独人,在寻找的过程中组成了临时家庭,“沟通”已经无须多言。可是毕竟六十年过去,“战争遗孤”没太能跟这个时代发生关系,只能用两代战后遗孤群体来论及身份认同。开篇动画多余,笑点随意,小泽的行为欠缺合理性解释,高仓一个电话了事有结局敷衍之嫌。不过导演能在这种命题作文下发挥出自己的作者属性,体现出了他扎实的基本功。

pASslosS 2020-07-31

「SIFF-16」本来就很喜欢《米花之味》,《又见奈良》也看得轻盈动人,一向欣赏灵动上扬且亮晶晶的韵律,片尾那首邓丽君日语版的《再见!我的爱人》也用得很妙,这一场抚慰了多少观众疲惫的眼睛啊。

力比多 2020-07-31

#SIFF2020# 太棒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展现寻找的过程,不煽情还适当的增加幽默感,老奶奶用俄语回应与学羊叫买肉的过程可爱极了。女儿远去的父亲与千里寻子的养母,在小泽带领的三层关系中展现的非常巧妙,最后的长镜头里三人行走,老警察与小泽仿佛中日关系一般夹杂着历史问题与保护着遗孤的养母,同时响起了邓丽君《再见了我的爱人》日语版,无奈与爱意慢慢涌上心头,又见奈良,goodbye my love …

朝阳区妻夫木聪 2020-07-31

#siff2020# 满足期待,依旧发挥稳健,延续了前作“找寻”的母题和创作上的巧思,凝视,行走,继续用温柔的喜剧风格来包裹伤痛,同时进一步拓宽人物关系的可能性。一个模糊了身份的人,一个只存在于记忆中的人,姓名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存在的依据,在寻找的过程中,丽华不再是一个麦高芬式的符号,更是一个串联国别文化、集体记忆、伤痛历史的桥梁。没有胶卷的相机是复刻历史的幽魂视角,也是沟通现实与回忆的那道门。《菲洛梅娜》式的文化寓言,永远存在于那些被遮蔽的深层角落里。

桃桃林林 2020-11-26

7分,相比《米花之味》又成熟了不少。在一个相对沉重的话题里,还是能感受到不少趣味与轻盈,包括那些源自生活中的喜剧元素。影片可以解读的角度也很多,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身份认同,亲情,以及孤独等等,影片也有很多小心思藏在作品里。还是那样,关于寻找的作品,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寻找的结果,而是寻找的过程,而三个主角,也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像一个临时家庭。三个孤独的人,彼此扶持。

大疯大的风 2021-03-19

又是一人一个厅的电影,节奏还是有点太慢…恕我直言,英泽看不出有什么表演水平。中间两位老人互相交换看照片的无声片段非常有趣

ChrisKirk 2021-03-19

一个寻亲的中国人,一个独居的日本人,一个挣扎的混血儿——结尾处三人无声行走于街道上,直接打破了电影集中呈现的身份困境,营造出了一种「家庭」感,甚至可以说,三人构建了一方无需语言为中介的场域,如此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成为历史的,同时向外辐射着。此般场景和譬喻在邓丽君的日语歌包裹下更是得到完美映射。

blood orange 2020-07-31

#23SIFF# 背景故事的交代融合了动画元素。开头的“螃蟹”暗示了影片的结局,海水与河水的生存环境,隐喻中国与日本。“无胶卷的相机”隐喻记忆,也许生命最终留下的只是记忆与思念。在历史背景下、在奈良县,一次寻亲、一段旅程…人生呀,有时候这一别便是永远…片子关乎“寻找”,寻找那段历史、寻找遗憾的爱…

高千原 2020-07-31

第一个镜头复刻了米花之味中英泽的凝视。很多细小的诙谐幽默冲淡了异国寻找遗孤的沉重感。闯入祭祀一度想起相米慎二的《搬家》,黑暗中飘来的鼓声,人群中焦灼地寻觅亲人,可惜没能起飞。结尾的三人行走镜头也延续了米花之味的程式。在语言之外也许是一座安全岛,可以静息并充满思念和期待。

亵渎电影 2020-12-10

鹏飞应该是最会拍命题作文的国内导演了吧,保持了前作的优点,没想到英泽的日语说的竟然很像那么回事,太厉害了。

某妮 2021-03-20

照片没白照,风景都留在心间了,人也没白找,当我们悲喜相通,情义交融,我们也算亲人。战争远去,咸海淡湖,遗孤冷暖,锦书难托。|电审故字2020年第260号

nappingBruce 2020-07-31

【75】SIFF23。从完成度上来说无功无过,剧作细节不乏一些有趣的巧思,故而比起平乏寡淡的寻亲主线,几处小品式的零散片段反而更能打动人心,从这点来看,配角的形象刻画反倒会更加出彩。不过相较于纯粹的情绪输出,这种着眼于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生活叙写也确实是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

又见奈良的截图1
又见奈良的截图2
又见奈良的截图3
又见奈良的截图4
又见奈良的截图5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