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分剧情《过春天/分隔线》4K/HD1080P.中字
更新时间:2022-05-27 类别: 剧情 评论 下载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片,剧本不卖惨煽情,虽然是部导演处女作,情感细腻,叙事、摄影方面都显得十分娴熟,连嘴都没亲就拍出那种情欲感,可见导演功力扎实,挺不错的电影,有兴趣可以试试~……
更新网飞流媒体版本,字幕加载在黑边中……
16岁单亲家庭女孩“佩佩”,她的城市既是香港、也是深圳,一边有身份,一边有生活。为了和闺蜜的约定,为了自己的存在感,为了懵懂的好感,她内心的冲动被点燃、“水客”成为了她的另一个身份,一段颇有“冒险”感的青春故事就此开始。
16岁单亲家庭女孩“佩佩”,她的城市既是香港、也是深圳,一边有身份,一边有生活。为了和闺蜜的约定,为了自己的存在感,为了懵懂的好感,她内心的冲动被点燃、“水客”成为了她的另一个身份,一段颇有“冒险”感的青春故事就此开始。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2017年的《嘉年华》,2018年的《狗十三》,再到今年的《过春天》,华语青春片、华语女性电影真的崛起了。 没有以往青春片打架、堕胎之类的元素,而是真正聚焦女孩的内心世界,真正关于青春,关于成长。 佩佩的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则是沉迷麻将,他们口口声声说“别人的女儿有什么,你也必须要有”,但其实根本不了解女儿,甚至对女儿走上犯罪道路也毫不知情。 母亲说要带佩佩去西班牙,其实她根本不知道佩佩真正想去的是日本。 你以为你把最好的给她了,但你从没问过她想要的是什么。 Jo也是如此,被父亲欺骗,被弟弟夺走一切,连配角的形象都鲜明立体。 “绑手机”一幕最细腻,四周安静无声,只能听见呼吸的声音,也听见了爱情。浪漫,温柔,怦然心动。 正如鱼缸无法囚禁鲨鱼,因为鲨鱼属于大海; 香港也看不见雪,因为她属于世界。
难得有一部导演处女作不讲农村、不讲乡镇,不卖苦、不矫情、不自恋。少女无法从成长环境里的男人女人中获得保护和依赖,所以野蛮生长的青春期被荷尔蒙打乱了脚步;阳光下随着女孩身影游走的摄像机仿佛活了过来,配乐出色。这是一部“中国甜心”,内核其实是一部充满奇遇精神的公路片。
“买鱼头送嘴”,“十六岁卜卜脆”台词很可爱…又一部基于海关题材讲述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嘉年华》混搭感,2018华语佳作,粤语加分!“我想知道,冷是什么感觉”
没有哪个少女能拒绝阿豪,尽管他只是大排档小弟,能逞的英雄只是从手机维修店里救人,开船出海还要抛锚,带人去山顶看夜景说的话很俗气,撩起背心来肚皮上也没有六块腹肌,但没有少女能拒绝阿豪,只要信,不要问!在仓库昏红灯光下,俩人粗重喘气,是最近看过最好的少女情欲戏。很想知道如果最后不写警察神兵天降,本来应该是怎样精彩的结局。
8分妥妥的,摄影很好,夜景、冲突色光和手持都很棒,佩佩和阿豪互相缠手机带货那场戏完全是当床戏拍的,很有意思;女主角跟摄影差不多好。当然剧作有坑,有些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坑。青春片定位很准确,完成度也非常高,口碑爆了太正常了。
今年最好的华语处女作之一。
观影爽感、视听艺术造诣和深层文本构建三者皆顾的惊喜之作。女主单非家庭背景,深港两地穿梭,普通话、粤语不断切换,加上 “学生妹误打误撞入行走水货” 的犯罪片类型化设定,种种元素碰撞到一块儿,为该片带来了一种港片气质 x 大陆日常的生活化超现实感,也在某种程度上具现化了女主内心割裂的身份认同。音乐品味太好了,电子乐完全衬托出了暗潮汹涌的感觉,镜头和打光手法也极其高明,演员更是调教得浑然天成。看完全片油然而生一股惆怅:自己何时才能做出这么牛逼的南方电影呢。
这几年青春片中非常亮眼的一部,导演将青春片的情节与情绪,置于犯罪片类型当中,将青春的躁动类比于犯罪的刺激。摄影、剪辑、配乐各环节都很突出,几个年轻演员表现也很不错。互绑手机那场戏,拍出了少有的欲望。
二刷还是很喜欢,几个定格镜头和配乐的使用也起到了很好的叙事作用,当然最好的还是三位主角的情绪,佩佩和阿豪互绑带货那场拍的是真好,难得看到一部如此优质的华语青春片,个人年度华语十佳预定。
过了这道关,要说英文写繁体,像鱼群挤到水面呼吸空气;进了这扇门,要被监控陪笑脸,在大鱼吃小鱼的规则里谋生。没教鲨鱼游泳就扔进大海,没让城市变冷就盼望落雪,没给手枪装弹就扣动扳机,没给货船检查就驾驶出海。把飞机当成流星祈祷,把失火当成福兆祈愿。反正过得了春天,也过不了青春这道险关。
新鲜、明快又洋气,别的国产青春片在这个片面前只能被称作北姑青春片了!男主角单看长相不算特别帅气,但绝对能令每个少女都回想起自己青春期曾爱慕过的坏男孩,什么学校里声名狼藉的不良学长啦、隔壁邻居家高中辍学混社会的哥哥啦、漂亮女同学让你去给她送过信的职高男朋友啦……男主抽着烟回过头叫女主“衰妹”的一幕我抽搐级心动,后面两人往对方身上捆手机的一段比床戏还撩人!啊啊,我永远爱有魅力四射坏男孩的青春片!
倪虹洁不愧是内衣广告届的女王
好看又好哭,高铁直插西九龙时代全新的陆港电影。砸碎青春所剩无几的念想,走出陆港双重身份困境,迎向独立新生的自我。陆港再无黑社会,镰刀斧头镇华强北也镇西九龙。
香港和日本一样远,青春像手机一样好玩,未来跟鲨鱼一样无奈。
太令人惊喜了,不一样的青春片,题材很特别,剧情很丰满。穿梭在香港与深圳两地的少女,一个代表现实,一个是理想,意味深刻。没想到内地导演能把香港拍的那么港片化。新生代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喜欢女主。
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一是,除了几个重要的时刻,观众几乎没怎么正面看过男女主角两人的脸和眼睛,不是低着头就是侧脸,不是被头发遮住就是在阴影中。还有他们之间的对视,也都是一闪而过。二是,互在对方身上绑手机的那场戏,胶带声、近距离的沉重的喘息和仿佛听得见的心跳声。还有比这更特殊更高级的情欲影射方式吗......这个新鲜而前无古人、独诞生于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时代交叉点下的场景,要成为当代青春片史册中的一个“之最”。
请不要把港铁报站声轨乱贴,上水没有车到黄埔,屯门也没车去调景岭。
剧作问题较多,动机难以支撑人物行动: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再怎么也不可能因为要和闺蜜去日本看雪就靠走私挣钱。对于钱的欲望过于浅显,看不到深处的家庭、社会原因。再说,她和闺蜜莫名闹崩后,又是什么支撑她继续铤而走险呢?总之,导演写剧本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没对人物的关系理清楚。背后展现的香港、深圳也只不过是一个崩塌的幕景而已。年度最佳的独立大作实在让人失望
作为处女作,已经算不错了。要说缺点的话,可能是延展性不足,青春戏太多以致消解了社会性的一面……这是我见过的阵仗最大的一次映后交流,连摄影、剪辑、作曲、声音指导、美术指导都上了台。他们大多是北影的学生,田壮壮做主持,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竟让我感觉到一种热闹的美好。与做电影相比,写作真是孤独啊。偶遇D和S,电影看完后我们去北影旁边的一家串吧吃饭。邻桌有一位长得很像张纪中的导演正在和人大声聊天,我们把客套话说完之后没什么可聊的,就偷听他们在谈些什么,听了半天,也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戏还是在说人生。我忽然感觉他们这些“入戏”很深的人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活出了人味。
非常惊艳的处女作,也是近几年国产青春片的最佳之一。1.聚焦于少有人关注的“单非家庭”独生女的迷惘与孤独,并以水货过关成功与否构建悬念,勾连出深圳与香港的文化隔膜,视角独特而新颖。2.黄尧的表演毫无瑕疵,令人叹服,无怪乎提名亚洲电影大奖的新人影后。3.手持镜头和电子乐与青春期的躁动叛逆相得益彰,多次现身的镜像反照则强化了身份认同的疏离感,尤其是父亲在窗外抽烟女儿在餐馆里独自吃饭的镜头。4.佩佩与阿豪互相往对方身体上绑手机的那场戏,暧昧的红色笼罩了一切,配以逼仄模糊而不规则的陈设,呼吸声声入耳,眼神交错迷离,生成了令人难忘的情欲空间。5.夜雨中的无尽狂奔,青春片中经典的奔跑母题恍然登场。6.以三次猝起的定格划分剧作结构,在情感上也标识出了关键点。7.美中不足的是结尾应对审查稍仓促,部分人物不够立体。(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