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黎巴嫩剧情《回忆之盒》HD1080P.中英双字


更新时间:2021-03-12 类别: 剧情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
回忆之盒的海报 回忆之盒

回忆之盒

导演: 乔安娜·哈吉托马斯 / 哈利勒·乔埃格
编剧: 乔安娜·哈吉托马斯 / 哈利勒·乔埃格 / 盖勒·梅斯
主演: Rim Turki / 马纳尔·伊萨 / Paloma Vauthier / Clémence Sabbagh / Hassan Akil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黎巴嫩 / 法国 / 加拿大
语言: 阿拉伯语 /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21-03-01(柏林国际电影节)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الدفاتر / The Notebooks / Les cahiers / Memory Box
IMDb链接: tt7265490
Maia和她十几岁的女儿Alex住在蒙特利尔。在平安夜,Maia收到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离开黎巴嫩时托付给好友的日记、磁带和照片。她拒绝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因暴风雪被困在家中的亚历克斯却抵挡不住诱惑,偷偷地翻看了母亲记忆的盒子,了解到母亲于内战期间在贝鲁特度过的动荡青春。
鸡头井。 2021-03-01

Berlinale71 手机一代的女儿vs胶片不离手的母亲,同样是记录自己的时代,同样是用手头的媒介与好友分享生活。对比与并置的出发点有意思,用手账串联起黎巴嫩内战回忆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足够聪明。但,花里胡哨的形式一旦新鲜感过去了之后便无法让人集中注意力,大量画外音也让属于电影本身的视听显得乏善可陈。中年人历经沧桑后的再度重逢,还是让我有一丢丢小感动,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疯狂过呢。

胤祥 2021-03-03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仍是聚焦黎巴嫩内战及其后遗症的故事。视觉上有些不错的东西,比如女儿用手机拍下了母亲相册里的一组连续摄影,在手机相册里滑动的时候居然能形成一段连续动态影像(似动……),也得亏母亲家庭条件好,用胶卷跟用手纸似的。剧情编得还是比较大路货,其实我猜导演们的心思也主要是在那堆日记和照片上,其实本片的本质还是一个搬演形态的纪录片,不过情节和人物关系方面演绎的成分比较大,大概也是开发过程中逐渐变成一部故事片了。道具上花了大力气,一些段落的视觉上非常出彩。至于天生的数据库motif,导演们并没有好好开发,而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堆叠下来,我觉得还是相当可惜。

阿希尔 2021-03-01

我母亲的青春正确打开方式。

陀螺凡达可 2021-03-01

半纪录半虚构的回忆/历史重建用了很多花哨且能自洽的形式,但可惜作为串联会议的母女这条主线太拉胯,视角和叙事逻辑都很强制性(其实可以大幅删减并增加纪录内容)。

二十二岛主 2021-03-01

柏林第2场主竞赛。黎巴嫩版《李焕英》+《烈火青春》,对于母亲青春的描述非常浅薄,对于历史和个人的反思也完全毫无深度可言,只是靠一些信息载体的转换来彰显所谓的史诗感。情感上更难以获得共鸣,本是一个短片体量的故事硬撑成了长片,最后只能以强行的自我救赎与和解草草收尾,选这部进来可能也是为了应和女性视角的“正确”吧。

咯咯精 2021-03-01

One way or another

HarperDie 2021-03-01

一星半。素材整理式地阅读回忆,影像手法的变化性得以有效延伸,黎巴嫩内战的故事背景也令情感空间足够饱满。可结果却是崩盘的。究其原因还是两位导演在推进过程中,渐渐忘却纪录和叙事的界限,以至于想要诉说的情绪只专属于创作者,外界接收到的只剩一路下行的冗长。

笑意 2021-03-02

因为题材都是女儿整理上一辈年轻时的资料,以个人情感生活反应国家动乱,不禁拿这部和伊朗纪录片《Radiograph of a Family》比较,发现这部其实是伪女儿视角,两个导演自己演上一辈,自己拿出年轻时收藏的资料回忆自己的动荡青春。。大概是由于主观情绪过于浓烈,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就大打折扣,女儿简直是个工具人,这让观众怎么共情。。

嘟嘟熊之父 2021-03-01

半部发挥失常的张艾嘉电影,半部新锐策展人的博物馆导览视频。很多机关巧思:文字、绘画、照片、音频拼贴的回忆剪报,竖屏、分屏、动画、叠影、口述、延时摄影杂糅的纪实文学。后半段转换视角,也随之放弃了形式的飞扬,变得臃肿造作。找不到观看的理由,柏林可以设一个“最佳道具奖”颁给此片。

南悠一 2021-03-04

没看完。

圆首的秘书 2021-03-02

2.5 令人走神。全程以同样的调性发展,前面至少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媒介展演,后半程视点转换到母亲身上之后陷入彻底私人的回忆更加无效。归根结底,把黎巴嫩战争变成一种私人回忆,但又鸡汤化、平庸化,完全彻底忽视战争的复杂性,还没有纪录片来得更有意义。

Heidyroyal Tea 2021-03-03

社交软件的提示音、画面中跳出的对话框、在胶片中重现的黎巴嫩……用如此花哨的方式粉饰战争记忆,不仅无效,而且令人反感。

废话队长 2021-03-01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法语《你好,李焕英》+《女人的碎片》,无序的媒体基质介入使视角散乱起来,大段自白也让各时间线上的人物写作变得孱弱。它刻画了一种现在时态,大雪、隔离、承平日久,代际间的矛盾由生存到情爱逐渐被稀释,这点思考还是宝贵的

阿花_hana 2021-03-08

想说的太多,一个没说好

blood orange 2021-03-01

(朋友说欧洲选片人很喜欢)

2021-03-03

2021/03/03 柏林主竞赛第九部

耐观影-Xavier 2021-03-02

#71 Berlinale compétition# 移民政治伤痛类型,怎么看怎么会想起去年戛纳片单里面麦温的ADN,对于用各种技巧所展示的黎巴嫩怀旧段落会觉得耳目一新,但还是赘述过多,没有余韵

Sunny Sun 2021-03-06

影片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母亲多少年前的往事都装在盒子里。女儿试图了解母亲,打开来看到的青春记忆相似而又疯狂。义无反顾的恋爱,躲避家长的眼目,只不过都是在硝烟和战火的背景下开展。女儿使用相机的部分,和妈妈年轻时的档案记录形成一种呼应。一些反复的场景,年轻时派对里的跳跃和欢欣,多年后的重见时,响起一样的歌。只不过,有一些牵强的感觉,好像影片为了展示记忆,故意形成了一些冲突和转折。祖父自杀的秘密,被祖母变成“谋杀”。还颇令人玩味。但呈现的不够好,感觉没有特别多的情感铺垫。

小茉儿 2021-03-01

烂尾

F-L-O 2021-03-02

想要周全结果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回忆之盒的截图1
回忆之盒的截图2
回忆之盒的截图3
回忆之盒的截图4
回忆之盒的截图5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