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英国纪录片8.3《真实的查理·卓别林》1080p高清


更新时间:2023-04-19 类别: 纪录片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A look at the life and work of Charlie Chaplin in his own words featuring an in-depth interview he gave to Life magazine in 1966.……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的海报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

评分:8.3 / 地区:英国/ 片长:114分钟 导演:Peter Middleton / 詹姆斯·斯宾尼 / 热度:419℃
类型:纪录片/ 语言: 编剧:
主演:马修·沃尔夫/Jon Price/Charlie Carter/Sarah Lawn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3-04-15
影片别名:
A look at the life and work of Charlie Chaplin in his own words featuring an in-depth interview he gave to Life magazine in 1966.

有好多真实的影像一闪而过,甚至需要退回去反复看,永远值得珍视的流浪汉。他表现出来的共情能力,让所有人都感到自己被爱着,这就是查理卓别林的伟大。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剧照

看前半段本以为是精致的流水线纪录片,可没想到之后影像内容开始变得细腻充盈起来,整体以卓别林身边人的几段真实录音为主线串起了一个多面复杂的卓别林,每一面都是卓别林,每一面也都不是卓别林。经历了落魄与高潮,也体验了低谷和衰退,起起伏伏的人生里不知道卓别林有没有把最真实的自己打开过,或许他自己也从来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的自己,只有躲在喜剧演员这个身份下,他才是自如热烈的。片子好在不偏不倚,天才的一体两面也都有展现,哪些妻子们被扭曲和忽略的声音虽然隐入尘烟,但却是组成卓别林最重要的碎片。喜欢这部片子的剪辑风格和客观但不失去温度的细腻。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剧照

采用大量资料及纪录手段,再现了我们不知道的这位喜剧大师之部分不为人知的真实人生:悲惨的童年和被麦卡锡主义污蔑迫害出境的遭遇,其中讲述卓别林喜剧艺术的形成与演变中又有不少珍贵见解与资料,值得学电影和搞电影的人观看!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剧照

看到了大师不为人熟知的一面,查理卓别林是电影史上的珠穆朗玛高峰。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几代影人难以超越,有些桥段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真实的查理·卓别林剧照

高处不胜寒的喜剧演员,《大独裁者》后的窘境,婚姻家庭的影响;“他不希望人们认识真正的查理”;不幸的童年造就了非凡的流浪汉;《城市之光》卖花场景拍了534天,绝了;卓别林VS希特勒;

三段关键的采访录音,复现卓别林一生的故事。被父亲抛弃后精神不正常的母亲,十几岁来到美国巡演的少年,风光无限的默片喜剧时代,开口表达观点的有声时代,永远未满18岁的几任妻子,被怀疑是卖国共产党员……以及和那个礼帽手杖流浪汉25年的相处。老了之后在簇拥中来到以自己姓名命名的酒吧,伦敦儿时玩伴说“我们都老了啊,查理”。时光啊,为什么不能停留在黄金时代,那时候我们都那么流光溢彩。

顿眼中的卓是个哲学家,而看过纪录片后才发现他俩是多么互相了解对方。卓不仅是哲学家,他也是神秘的大师、充满争议的丈夫、在镜头前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喜剧演员、大家的little tramp。很喜欢该片的叙述风格,也已经很全面了(和某人做比较的那部分略感多余),而且音效设计上堪称一绝,用不同乐器和旋律来加强全片的观赏性,很有创意!(符合他的音乐家人设)观影过程中屡次鼻酸,也毫无意外地见到了顿(有种“基顿都下海了,卓别林还是继续拍默片”的gossip感)。全片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查理接受采访时说的:“The voice is very beautiful, but it’s not as great as the silence of somebody just looking.” 我对着电脑屏幕哇哇大哭。

比较之前的纪录片,将很大篇幅用在了介绍卓别林不是做为我们最熟悉的那个喜剧演员,导演,而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成就也犯了错误,一个父亲,丈夫是什么样的。这部纪录片还是贡献出了比较珍惜的录音和照片,可以更好的了解卓别林。

本来不抱有多大期望,因为感觉这个题材早已无料可挖,但确实有意外之喜,片中三段录音:1983年Kevin Brownlow采访卓别林童年伙伴Effie Wisdom、1966年《生活》杂志采访卓别林、1947年《凡尔杜先生》新闻发布会(完整版被认为已丢失,本片搜集资料时重新找到)以演员再现(有些甚至对了录音口型)+照片的形式呈现。IMDb演员表里还有David Gill的扮演者,可惜片中没出现,估计原本是打算讲Kevin Brownlow和David Gill制作纪录片《卓别林秘史》的故事,但受限于篇幅删掉了。

看到了很多不了解的东西,像是卓别林的家庭和出身,作品创作的幕后,伴随着艺术生涯的个人情感道德风波,以及大独裁者之后遭受美苏冷战影响的意识邢太审查危机,由此想起舞台春秋更让人唏嘘,原来美国搞起这一套来也不遑多让。晚年虽说隐居瑞士投身家庭,不过想想也知,像希区柯克,卓别林,黑泽明这种把一辈子都投身在创作和工作里的人是停不下来的

10年一见的好纪录片,我认为和我上次看到马龙白兰度的传记电影是一个级别的。看懂了它,你能看懂人生,也能反照自己。很惊讶的发现,卓别林是一个绝妙的心理学个案。

记得以前上外国电影史,印象最深刻的正史八卦就是卓别林只爱16岁少女,并且娶了三个。(可看喜剧演员的纪录片总是会想哭,跟看小丑一样,天然就有一种全世界最孤独的感觉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