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大陆纪录片9.4《乡村里的中国》1080p高清
更新时间:2024-04-03 类别: 纪录片 评论 下载
这一次《乡村里的中国》焦波仍然把镜头对准了其老家——山东淄博,不过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庄,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焦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拍摄这部纪录片,他和他的摄制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村里一共有167户人家,我们去了之后是第168户。”而焦波的摄制组,除了他一个人年龄较大(接近60岁),其它四名主创的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所以我们这个片子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而且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展现的,我相信也会受到年轻人喜欢。”
最373天时间里,《乡村里的中国》摄制组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摄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剪辑出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华。
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认为,《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 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 最佳纪录片……
这一次《乡村里的中国》焦波仍然把镜头对准了其老家——山东淄博,不过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庄,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焦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拍摄这部纪录片,他和他的摄制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村里一共有167户人家,我们去了之后是第168户。”而焦波的摄制组,除了他一个人年龄较大(接近60岁),其它四名主创的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所以我们这个片子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而且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展现的,我相信也会受到年轻人喜欢。”
最373天时间里,《乡村里的中国》摄制组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摄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剪辑出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华。
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认为,《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 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 最佳纪录片
《乡村里的中国》名字大于内容。真正要展现乡村里的中国,至少得跑上六七个省份,历经三年五载、雨雪风霜,叙述一些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才能配得上这样宏伟的标题。不过,抛却名字不谈,影片还是很有意义的,杜家老两口的拌嘴尤其出彩,那种真实感平淡而又直击心灵。7.8。
小吴推荐,看看| 很真实的中国乡村,在B站看的,可惜的是弹幕被屏蔽了。真实的场景,邻里,亲情。甚至可以在我自己的老家村子里找到一些一一对应的人物。无意间瞄到本片想看的人数竟然多过看过的数字 (2024-2-20 30597人看过/41910人想看)想看的朋友快来看吧!
淄博市沂源县。作为临淄人,我却对同市的另一片地域知之甚少,仅有的一次踏足还是小时候去沂源的一个农村旅游景点观光,苹果倒是吃了不少。就像片中的村书记求人想通过旅游开发乡村致富,结果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农家乐只是包装后的乡村景观,但黄土路、环山坳,近在咫尺,却是另一个世界。都说土地是我们的生长的根,但现代社会,混凝土和电子产品才是将人高高托起的脚手架。杜深忠直言自己对于土地的“恨”,十年后(见b站评论区)又坦诚自己的“懦弱”与一事无成。那土地对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深深地失语。总以为读过《金翼》后可以大谈特谈土地与乡村,现在看还远远不够。
“实际上我一开始对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咱就是没办法,无奈。”喜事、丧事、纠纷的调解,电视里遥远的宏大叙事与真实的日常生活,构成了村庄里的中国。我无比期待之后无数次的田野,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骄傲所在,希望在那里能够映照今天读到的故事。
同杜深忠一样,我对土地没有感情,我的祖辈、父辈在泥泞的土地里刨食了一辈子,我的童年也是在土地里,同父辈一起讨生活,我感谢土地没有嫌贫爱富接纳了我,但我并不怀念那段岁月,那是苦涩的,而苦涩终究苦涩,就像恨永远是恨,无法变成爱
不为王侯将相立传,拍摄此片只为致敬全中国的农民;一个典型的农村反映出全国不尽相同的各个农村,远离城市居民对农村的某种田园牧歌的想象,记录下农村里的柴米油盐,而非带有情感色彩下某种文学刻板滤镜下的加工凝视;金句频出,如“这片土地它不养人,咱这贫瘠的土地不养人;我看透了法律;人肉换猪肉;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君子下流坯;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教训更能说明问题,这是血的教训,充满血泪”
从2012年春节拍到2013年春节,记录了村民一年的生活,非常真实且典型的中国北方穷苦农村。比较特别的是片中主人公之一老杜,作为一个穷苦农村人,喜欢琵琶,思想也开明透彻一些,这种人在一般农村很少见,困于这片贫瘠土地,精神上应该也会不好受一些。穷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以单一种植业为唯一经济来源,果农商还往死压价,一年忙活到头也就一万块钱,勉强温饱,很难赚钱。所以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在河北县城做护工保安一个月也有两三千块,比种地性价比高太多了,也不用承担自然灾害风险。十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时村子还人丁兴旺,今天很多家院子杂草丛生,早已破败不堪。山东作为GDP大省,其实这部片子很能反映为什么7成人口月收入不足2千。
10年前的片子,“我对这土地没有一点感情,就是没办法”,中国农民有没有文化不说,人家看得很透彻好吧。那些隐居组、农村大学生组、回家种地组就是慢三拍还以为自己很聪明。
【2024/7】第二遍看了,依旧感觉新鲜。就像是象牙山下,一年里闹闹哄哄,到了过年,所有难题就迎刃而解,万家大团圆。有意思的片段太多了,“买琵琶”、“土地不养人”、“鲁迅文学院”、“时间都去哪儿了”、“苹果两块三毛五一斤”、“如果不吵架,我在这个家就一点地位都没有了”。
农民从来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但从来没有得到相应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没有人爱土地爱的深沉,只有没有其他出路守着一亩三分地的人,城市日新月异,农村修桥铺路,但是用钱衡量社会地位的价值观没有变,归根到底,如果收入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学,那又怎么谈社会地位和个人精神追求。
发生在我们县的故事,而我本人就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95后。对有些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他们通过镜头方知农民的不易,也体会到了一个农民说出“我对这片土地没有丝毫感情”时的心酸与无奈!但对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反射出自己最真实的生活!
十二年前山东老乡们的片段记录。熟悉但也有隔膜的。土地不养人,出去也是人肉换猪肉。老杜对土地的厌,因苦也因孤。老两口拌嘴时都有精到金句,妻子每次“抱怨”时手里的活儿也没停过。“你妈妈她不认识我是谁…”“我再不和他吵,我就一点地位都没有在这个家里。”操着普通话训斥父亲的儿子最后又唱起《父亲》。“我一开始对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