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台湾纪录片8.0《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1080p高清
更新时间:2024-07-18 类别: 纪录片 评论 下载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 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
评分:8.0 / 地区:中国台湾/ 片长:75分钟 导演:温知仪 / 热度:814℃
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类型:纪录片/ 语言:汉语普通话 编剧:曾淑美
主演:杨牧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4-07-10
影片别名: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和孤独同样不朽的是什么?从奇莱到柏克莱,乱石磊磊的心间正在上升完成的,是诗……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读过杨牧先生的诗,可以不要从诗或者他人的角度来做出评判,因为诗本身就不是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文类,何况是意象派抒情诗。2015年左右偶然听到刘若英朗诵的《孤独》,啊,被那种美所震撼了。原来这种心情不是我一个人在经历,后来买了一本理想国出品的诗集,墨绿的立体封面,书封是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有阵子会揣在包里,在图书馆的角落秘密地写日记时,随手翻开,品读摘录一首。对我来说是很随机的一种美和放松。先生辞世一季,才来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片子里有人评价他内心是“狂烈”的,然后自嘲杨先生肯定会对此纳闷,但我很同意,一颗细腻的心,盈盈载满那么多情感,就像海浪,怎么可能波澜不惊呢?但是他表现着安静,甚至带着点漠然的假象,我的理解再次不断翻涌。片子对他的解读其实比较平,可能他的丰盈存在于他的心间吧。
很好的推广,买了杨牧诗选和一首诗的完成,但感觉诗够不上名气这么好。可以学习杨牧读自己诗的方式,随后对他的诗的感觉略微好了一点。稍感奇怪的简介,正是觉得他的音韵不是特别自然。
访谈的部分不是很尽兴,资料用得也缺乏拓展性,但是杨牧太好了。关于“影响焦虑”印象是他后面那一代诗人更关注意象和句法,反而丢了我认为他最重要的尝试,即华文写作中叙述性和音乐性的兼容。杨照说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对立,我觉得杨牧的诗同时包含这两方面,只不过既没有能够转述的情节又没有能够传播的情绪,而是一个内在的声音,一个并不因为它是生命本身而拒绝音乐形式的声音。
3.5;若说本片“闷”,多数是因为杨牧本身较社恐、对(过多或深入)拍摄较抵触,且他本人一直生活裕足安稳、缺少大起大落的“情节”,以致于素材编排起来多少显得单薄和流于探讨形而上,实体事件的缺席往往会形成一种空蹈的观感;然而这些瑕疵在杨牧的诗句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比宇宙还大的可能说不定是我的一颗心”(这是“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翻版吗),难怪要将尾声收于《春歌》,一面向着古典索取,一面朝向源流,东西并治,视觉性和节奏性兼顾,70-80年代巅峰创作期在外界事件和内心探索“试探、追寻、表述”,不仅是古典婉约的,更是深沉思辨的,以及后来更有冥想哲思的成分——德系诗派(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的影子确乎存在。说他有一个安逸的环境以保证内心的狂烈,可算是最恰切的评价了。
拍得一般,浮光掠影,松散凌乱,朗读也不大对味(痖弦那篇《如歌的行板》把这个系列的标准拔得太高了)最近在读杨牧的诗,诗和人至少值得四颗星。先生走好。
我从海上来,浪声满袖,带着无限安详和等量的懊悔。在年轻的飞奔里,你是迎面而来的风。杨牧把文字当做乐器,让诗有回响。爱是心的神明,何况春天已经来到。
片子整体基调也和杨牧先生的诗一样,温吞平静,展现出来的还是挺有限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高中时请假去看海,理由:苦闷。喜欢《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这首。
杨牧很迷人,诗很迷人,但片子确实拍得浮光掠影了点。杨牧是一个很「真」的人,高中时候写请假条,事由就写“苦闷”二字。他的学生说他到老都像一个十七岁的叛逆青年,“永远在那里提醒你,你要有另外一种观点”,在他狂烈的心里,一直褒有一颗非常之纯的赤子心。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杨牧先生带记者去看他以前的研究室,然后说 “这里是我的出没的范围,所以我会认识很多人,所以我一直想要赶快走” ,说完自己也笑了,真是可爱极了。“「爱是心的神明」 何况/春天已经来到”,先生走好,先生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本诗集。
诗人都是难进入的,可能正如杨牧自己说的“比宇宙的还大的可能说不定,是我的一颗心吧”但诗人也都是个性的、可爱的,学生时期请假事由写“苦闷”(想到郁达夫),聊天时是温和的杠精…但是更重要的是!感觉跟杨牧老师是同好,“安达卢西亚”是个暗号
迷人的男子,迷人的气质。寡言,严肃,冷静,倔强。平静外表下狂热的精神世界。这种对比最令人着迷。「憑藉著愛的力量,一個普通的觀念,一種實踐,愛是我們的嚮導。」今年杨牧先生去世才认识他,只读过那句「年輕的飛奔裡,你是迎面而來的風」和《奇来后书》里「恨不幹我的事,愛才幹我的事」,心里实在团着愧疚。要去读他的诗歌,最伟大的现代汉诗,凭借爱的力量。
个人觉得影片拍得不算成功,确实比较单薄。导演对杨牧本人的学问与创作了解不深,很难与之产生对话,诗人在拍摄中给人一种完成任务的无奈应对。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诗人太宅了,性格内向,不善于表演。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关键,作为学者型作家,杨牧学问极好,想要真正打开这样的拍摄对象,是要有条件的,显然导演这方面的差距较大,能激起的诗人的回应自然也就很勉强了。另一方面,要真正拍好杨牧,更需要做好历史的功课,杨牧是战后一代成长起来的,他的诗歌经验要历史化的看待,还要与同期诗人横向比较才对。导演轻易的跳脱了历史语境,从当下此刻来看待杨牧,就会显得浮于表面,又表演又朗诵,中、日、英、德各种语言全上了,营造出大诗人的光环与国际声望。然而,拍得热闹但不够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