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号车厢
-
导演: 尤霍·库奥斯曼恩
六号车厢
编剧: 安德里斯·费尔德马尼斯 / 尤霍·库奥斯曼恩 / 利维亚·乌尔曼 / Rosa Liksom
主演: 塞迪·哈拉 / 尤里·鲍里索夫 / 尤利娅·奥格 / 蒂娜拉·卓卡洛娃 / 波琳娜·奥格 / Tomi Alatalo / Konstantin Murzenko / Galina Petrova / Viktor Chuprov / Mikhail Brashinsky / Galina Sidorova / 谢尔盖·阿格夫诺 / Maria Kljukina / Denis Pyanov / Natalya Drozd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芬兰 / 俄罗斯 / 爱沙尼亚 / 德国
语言: 俄语 / 芬兰语
上映日期: 2021-07-10(戛纳电影节) / 2021-10-29(芬兰)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Купе номер 6 / Compartment Number Six / Compartment Number 6 / Compartment No. 6 / Kupee nr 6 / 六号房间 / Hytti nro 6
IMDb: tt10262648
一个芬兰女人为了逃避在莫斯科的一段秘密婚外情,登上了前往北极港口摩尔曼斯克的火车。她被迫与一名俄罗斯矿工在狭小的卧铺车厢里度过漫长的旅程。这次意外的邂逅使他们开始面对,自己所渴望的,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真相。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2.5吧,结局真的很可爱。其实是个剧情非常老套的公路片,但剧本和节奏都很完整,非常好地展现了导演的执行力。
本是一场自我放逐的流浪之旅,却在旅途中和陌生人分享了片刻的温暖,伤感和甜蜜都化成电影结尾处那一抹终于晒到女主脸上的阳光…这种传统结构的套路爱情片不管拍多少次依然是如此奏效:孤独摧毁了巴别塔,让人闯过暴风雪,只为了陪你在天涯海角处看海。多美啊。
你穿越大半个俄罗斯去摩尔曼斯克看岩画,我当了手表买了好酒庆祝旅行即将结束;你拥吻我,我不知所措,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我去旅馆找到你,费劲手段带你看了所谓的岩画,却不敌一场风雪来得诗意痛快。唉,离别时刻,我只是回头远远看你,心里默念着:我爱你。
太可爱的爱情小品,可能会在未来看很多遍。导演就像考古的女主一样带我们去看了一个来自过去的东西,并没有多么宏大特别。但那些孤独、无助、彷徨、暧昧、心动的私密小情绪,人与人之间尝试去沟通、交流和探索的过程,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感伤、怀旧的情绪氛围充盈并滋养着整部电影。
像翻开陀氏小说《白痴》,品读着俄国人真与善。电影镜头语言之丰富让每一个人物的微表情和动作都那么恰到好处,仿佛勾起我们对绿皮车共同的记忆,也仿佛是对美好时代的追缅。俄国男人从来没有这么可爱,或许是本届影节最可爱。
在冰天雪地里和你偶遇,一起去找去不到的目的地,好浪漫啊。
被深深打動。關於他我們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卻告訴了我們人與人如何真正地聯結:無需一個有跡可循的舞台,無需約定俗成的儀式,無需背景的相通,無需計劃的相投——在身分與存在上人將永遠是煢煢孤身。要拋卻一切既定的記憶和世俗,在追求虛無夢想的旅途之中支撐彼此,一起在冰天雪地的純粹中歡笑。他是真正孤單的人,他也真正地明白什麼是不孤單的時刻:單純地理解,無條件地支持,互相陪伴度過一段時光。
并非仅仅讲述了一段往事,更感伤了一段历史,也是一种电影和生活的消亡,尤霍缅怀了平民理想主义的朴素时光,那是一种庞大的群体意志下近乎具象般能够被清晰感知触摸到的集束温度,风雪中黑夜里漂泊的人,能够因周围人而并不孤独,记忆中的那群熟悉的陌生的,远处楼宇里的灯光和碰杯声,足够安抚难过的心,而分别和电影的结束,让我们叹息身处的当下,类似于八九十年大陆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同样有所体现的对社会欲望的蔑视与纯粹人际情感的推崇,如同上一部讲述拳手的黑白电影,失去了一些,也获得了一些,但这些人和事终究都已不复存在,于是翻阅起发黄的旧相册、火车票与书信,就这样度过一段微醺的怀念。
很多年后她生活在大城市 过着稳定的生活 但每到冬天飘起大雪 或是坐上去远方的火车 她总是还会想起那次寒冷但温暖 孤独却浪漫的旅途 和曾义无反顾陪她到天涯海角看岩画的那个他 让她知道「x你妈」也可以是最动人的情话
釜山电影节看的。六号车厢鱼龙混杂,有好人,也有烂人,犹如这个世界一样。
明明处在俄罗斯的严冬,路边却演奏着维瓦尔第烦闷燥热的《夏》。电影在车厢的狭小空间内展开镜头设计,冷暖色的细腻调度在那场拥吻告别中将情感力量表现得惊人。在这段自我发现的旅途中,车厢已成为了一个水晶式的空间。迥异、陌生的人性在此苏醒并不断交替,而真正的角色只有在离开列车时才会浮出水面:文艺和善的老乡成了小偷,外表冷漠的劳拉是个害羞自卑的女孩,粗鲁的矿井工人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在这场旅途中,劳拉也逐渐明白,爱情不应是寄托一个理想自我的他恋,一段真诚的关系更需直面自己的不完善。而欲望也不应成为他者的话语,那些权威包裹下的迷人客体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在电影尾声处,劳拉来到了她梦想中的石滩,疏离的远景下那些珍稀的石画已经停止释放魔力。她面露笑意、坦然地回到Ljoha身前,准备投入真正的生活
艾丽丝·门罗有一篇短篇小说《漂流到日本》。女人为了再见一位曾经短暂相识的多伦多男子,带着女儿坐上了火车,在火车上邂逅了另一位男子,继而擦出了火花。多伦多男子是门罗的麦格芬,而岩画则是本片的麦格芬。不同的是,门罗笔下的人物面对欲望与自我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塑造,而本片则相形见绌。短暂的欢愉,女儿不见一时悔恨,下了火车之后复又回归欲望本质。连贯、真实且自然。而本片则人物性格模糊,性情随意转变,甚至有点青春爱情片的走势。
滞重的热机,轻盈的身体,东边来的男人和西边来的女人一同奔绝对的“北”,亦是溯共同的源。精巧的世界内不见时间标记,只有在暴风雪中我们才知道这是《泰坦尼克》后的世界。坐在残骸上大笑,置生死于度外,比《安妮特》乐观得多。
惊人地好。关于我们如何与他人相遇,欢乐又是如何寄居在虚无身边,必死的又是如何在永恒的面前呼出一个甜蜜的惊叹号。格局小是一个导演在无法直面纷乱世界之后主动退却的自知之明,但这不意味着虚无并不在场。虚无在任何时刻都预备着从缺口中倾泻而出,然而这层背景的存在却只是让覆盖其上,稍纵即逝的欢愉变得愈发肯定,是21年最需要的电影没错。
尤霍·库奥斯曼恩通过手持摄影机在逼仄的车厢空间内的浅焦近景形成某种情动,《六号车厢》的isolation充满末世与死亡质感,正如影片结尾,关于死亡的意象以《泰坦尼克号》为隐喻被阐释。摩尔曼斯克的岩画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标记,关于存在的极点无法从物理或心理把握。在影片中,作为外部记忆的介质逐渐被剥夺,向北的列车这一居无定所的非-空间则是时间线上的退行,从后苏联的佩列文,梦露,文学俱乐部到旧苏联的工业遗迹,历史回忆及创伤。然而《六》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童话,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全片中处于绝对固定状态,无法感受到彼此差异的存在,以及恋人某种流动不居的心理状态,因此不足为奇的是,最后一刻的止步避免了冒险以及死亡的到来,或者结局如用弥留之际的一个梦境,伴随着车内的俄式摇滚,毫无真实感。
大概就是战斗民族拍“爱在黎明破晓前”的路子,导演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很强,女主的形象很复杂,重点没放在爱情上,而是芬兰女留学生遇到了一个俄罗斯傻直男,被战斗民族那份死命的浪漫给整心动了。片子的格局非常小,导演的也有意把故事限制在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上,没有更大的主题,只是跟着从女主的视角,跟着她对男主的感觉进进退退,去感受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怦然心动的奇妙。
喜欢!导演和演员都是有想法有思考的聪明人,单拎出来很简单的内核却描绘得又精致又粗犷,也没跟着原著把火车开到乌兰巴托。影片全程牢牢聚焦在两个人物身上,导演“不想让观众看到角色视角之外的内容”,所以对于影片最核心的火车和岩刻都没有任何远景的完整呈现。岩刻部分更是完全的反高潮处理,一是那本就不是女主的梦想,二是更着力在男主对女主的视线。车厢拥抱那一幕,在只有右上角昏暗灯光的几近黑暗里,男主额头疤痕下那双慢慢抬起进而闪着光的眼睛实在是迷人。
好就好在他们没有手机
让人忧郁 也让人想跳舞 在路上是这味儿 艳遇也是这味儿 新年看的第一部片子就是好片 神清气爽
经由DV进入到低清时代,随着DV丢失,由影像回到画像,最终往前溯源到画的起点:岩画。由此,一趟行程跨越了一万年,无比轻巧。(Ljoha真的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