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那个“疯狂的九十年代”,在俄罗斯北方一座工业城市。主人公伊万是一名雅库特人(少数族裔),因为20多年前那场不光彩的茹侵阿富汗战争留下了脑震荡,现在是一家锅炉房里的工人。一位当地的黑道大佬是伊万从前的战友,常常利用锅炉房来毁尸灭迹,“没关系,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如此,他安慰伊万说。但直到有一天,当Skryabin的女儿因抢走了这位朋友女儿的男友而被送进锅炉时,伊万才开始醒悟。战争并没有结束。
影片是一部极端残酷的暴力现实主义作品,可谓延续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一贯大胆黑色的风格。他执导的《兄弟》、《畸零与色情》等片让主流媒体难以接受,克里姆林宫最喜欢的导演Nikita Mikhalkov(《毒太阳》)也曾出面攻击称《兄弟》的主人公“充满破坏欲”,“荼毒青少年的思想”。不过在2010年底俄国影评人们颁出的“白象”奖中,《火炉工》摘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影片是一部极端残酷的暴力现实主义作品,可谓延续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一贯大胆黑色的风格。他执导的《兄弟》、《畸零与色情》等片让主流媒体难以接受,克里姆林宫最喜欢的导演Nikita Mikhalkov(《毒太阳》)也曾出面攻击称《兄弟》的主人公“充满破坏欲”,“荼毒青少年的思想”。不过在2010年底俄国影评人们颁出的“白象”奖中,《火炉工》摘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①苏俄的城市风貌与中国北方城市实在太像了②黄色高跟鞋,跟着女儿出场,也跟着女儿离场,鲜亮中更透着残酷③为女报仇,一击必杀,重新披挂上阵是一个老兵对侵犯的回答④雅库特人大概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
色调、音乐、布景什么的都很像《棺材》嘛,Balabanov还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如SMZ上的网友所言,“虽非他的最佳,但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哪。”,好多令人倍感亲切的熟面孔,加一颗友情星。
有点哥特小说的意思。我有个小学同学,他爸爸只上过小学二年级。我们上初一的时候,他爸去俄罗斯给人烧锅炉。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写起小说了,曾经连续三年进了诺贝尔文学奖前六名。后来写电影剧本,也总是获得一些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之类的奖项。去年听说改行做了杀手,被捕入狱了。
未免太有腔调了一点
高潮少了点,内涵少了点,冲击少了。。
yellow lives matter
巴拉巴诺夫2010年的新作。劇本(人設,故事,人物關係)都很不錯,但是總覺得電影不夠《棺材200》狂!不過看過他其他作品的人在此片一定有驚喜~
雅庫特人少校同志!
一般啊。苏联解体后那个“疯狂的九十年代”所以烧妻也是疯狂举动中的一行为
B装太大就会太刻意 从演员到镜头 对90年代的俄罗斯现实发力不足 隔靴搔痒
配乐太可怕了
BAM 8/12/2013 6:00pm - Balabanov's films got such great music.
雅库特锅炉工大伯的写作计划和不可饶恕,杀无赦。不同人物的重复长镜头,用最简洁的方式拍出最复杂的情感和故事,诗意冷酷。巴拉巴诺夫绝对是最会拍雪国之城的导演之一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此片给你答案:什么是人性的沦丧。 太牛叉了,近来看过的最冷酷,最干净利索的黑色电影。不喜欢的部分是,音乐填得太满了,只要没人说话,那该死的愚蠢的音乐就会响起来,如果没这音乐,妥妥五星。
看后无感留爪印~
和吗啡、棺材一道,成为巴拉巴诺夫的20世纪癫狂三部曲吧。锅炉工形式感最强,步调节奏如《兄弟》,变态劲的实验感却不如另两部。
配乐叫人蛋疼,不过是很神奇的作品。暴力不是卖点,其节奏诱导出一种奇特的情绪。4.5
北欧电影和俄国电影真的有点一脉相承的意思,在巴导死后再看这部电影,这倒数第二部电影仿佛是对他电影历程的一个总结,而遗作《我也想要》表现的东西明显不同。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北欧电影大段大段的沉默,本片百分之八十都有配乐,更有意思的是百分之八十都用的同一个曲子
短评都很到位,但居然没有一人提到那两枚嫩穴,气不过,说一下。
酷,很酷!